查看: 4983|回复: 0

23万养老钱“惊魂一日”,浙商银行扬州分行暖心守候化解诈骗危机

[复制链接]

23万养老钱“惊魂一日”,浙商银行扬州分行暖心守候化解诈骗危机

发表于 2025-11-3 14:56:36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
4983 0 查看全部
“姑娘,快帮我看看这钱还在不在!”10月30日傍晚,浙商银行扬州分行营业厅里,赵女士攥着女儿远程指导写下的求助纸条,声音颤抖地递到工作人员面前,赵女士反复艰难表示,“说不清,看纸条,看纸条!”

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资金“保卫战”,在营业主管一个会意的眼神、柜员一串熟练的操作中悄然展开。查询系统显示:赵女士的23万元资金,因购买浙商银行理财被流动限制而安然无恙。原来,正是这份看似“不便”的理财产品配置,在关键时刻成了守护老人钱袋子的“金钟罩”。

“那个电话说我抖音支付要关闭免密功能,不然容易被不知不觉扣费……”惊魂未定的赵女士磕磕绊绊道出原委,原来昨晚在诈骗分子的诱导下,赵女士按要求拍摄身份证正反面发送给对方,还下载了不明软件,随后诈骗分子运用该软件远程操控赵女士的手机,强制打开微信、支付宝及多家银行手机银行,微信、支付宝接连失守,在赵女士察觉不对时,其他银行账户已被累计转走2.9万元。而浙商账户里的23万元,却因理财这道“安全闸”幸免于难。

守护不止于此。浙商银行扬州分行营业厅瞬间化身“反诈应急指挥中心”:重置银行卡密码、修复支付软件防护、设置非柜面交易限制……一套组合拳精准阻断风险蔓延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工作人员还主动为赵女士规划了“安全路线图”——前往人民银行核查征信,彻底扫除身份信息泄露的阴霾。

在这场现代版“盗银记”中,最温暖的莫过于那张被汗水浸透的纸条。当语言表达受阻时,文字成了沟通的桥梁,工作人员俯身解读的专注,恰是“金融为民”最生动的注脚。

“本来以为养老钱‘打水漂’了,浙商银行真令人安心!”赵女士的感慨,道出了万千客户的心声。从理财产品无意间筑起的资金防线,到工作人员主动延伸的防护网络,这场虚实交织的攻防战让我们看见:守护百姓“钱袋子”,需要的不仅是风控系统的精准预警,更是每个金融岗位对“人”的温暖体察。(浙商银行扬州分行 周航 陈高君)

微信图片_20251103144341_12_324.jpg

微信图片_20251103144344_13_324.jpg

11111.jpg
游客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阅读|扬州生活网 ( 苏B2-20130097 苏ICP备11064819号-1 公安备案32100202010129 ) |

2011-2020 扬州天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Processed in 0.030407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, Redis On.